开封市消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1 01:44:44   浏览:82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开封市消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河南省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消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汴政办〔2005〕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开封市消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守执行。



二○○五年一月十七日



开封市消防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市消防工作,强化目标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结合2004年全市消防工作实际,市政府决定对消防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共计100分。具体办法如下: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20分)
(一)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责任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并对上年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5分);
(二)贯彻落实《河南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措施具体,效果明显(5分);
(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得到深入贯彻落实,60%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达到61号令要求(5分);
(四)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对重特大火灾以及造成死亡1人以上的火灾事故责任的追查落实(5分)。
二、城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20分)
(一)尉氏县完成永兴镇、洧川镇的消防规划编制、评审、发布工作,市政消火栓达到60个;通许县新增消防车一部,市政消火栓达到50个;兰考县完成县城消防规划的编制、评审、发布工作,市政消火栓达到50个;开封县建成消防站并投入使用,完成朱仙镇、陈留镇消防规划的编制、评审、发布工作,市政消火栓达到60个;杞县完成消防队搬迁工作,完成高阳镇的城镇消防规划编制、评审、发布工作,市政消火栓达到80个(15分)。
(二)加大对消防事业的财政投入,消防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通许县、杞县、兰考县、开封县消防业务经费达到每月1万元,鼓楼区、顺河回族区、龙亭区、南关区、郊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业务经费达到每月3000元,并及时拨付,无挤占、挪用现象(5分)。
三、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和农村消防工作(15分)
(一)各区(郊区除外)已建成社区的三分之一正常开展消防工作,消防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消防设施完善,认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防宣传教育工作(15分);
(二)五县和郊区认真贯彻市政府批转的《关于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意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选择3—5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15分)。
四、重大火灾隐患整改(20分)
(一)重大火灾隐患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确定,整改措施到位(5分);
(二)原立案挂号的重大火灾隐患得到整改(15分)。
五、消防监督执法(10分)
(一)执法严格,程序规范,无行政败诉案件(3分);
(二)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中小型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易燃易爆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效果明显(4分);
(三)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处罚标准,无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现象(3分)。
六、火灾事故(15分)
(一)全年无重特大火灾事故(8分);
(二)按火灾死、伤人数同本县区人数的比例排名,第一名得7分,其余依次降低0.5分。
消防工作目标考核工作由市消防部门负责,市政府对完成消防工作目标成绩突出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对因工作不力,未完成消防工作年度目标的予以通报批评。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精减退职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工作的通知

民政部 财政部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精减退职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工作的通知
民政部、财政部



近年来,各地民政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精减退职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65]国内字224号文件)规定,做了大量工作,解决了一部分精减退职老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但由于十年内乱的影响和经费不足等原因,按照国务院(65)国内字224号文件规定,符合
享受本人原标准工资百分之四十救济费(以下简称百分之四十救济)的精减退职老职工,有一部分人未能享受,不符合享受百分之四十救济条件而生活困难的精减退职老职工,不少人也没有享受必要的社会救济。为了认真贯彻落实(65)国内字224号文件,切实做好精减退职老职工生
活困难的救济工作,特做如下通知:
一、对于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五年六月九日期间精减退职的一九五七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简称精减退职老职工),凡是在精减退职当时和现在都符合(65)国内字224号文件第一条规定的享受百分之四十救济条件,即:全部或者大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年老体弱、或者
长期患病影响劳动较大、而家庭生活无依靠的,至今未享受百分之四十救济,经审查核实,应予补办救济手续。审查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无原始证件或原始证件丢失、现有其他可靠证明材料,确属漏办的,应予补办。救济费从批准之月起发给。
二、对不符合享受百分之四十救济条件而生活困难的精减退职老职工,应按照国务院(65)国内字224号文件第七条规定,给予社会救济,使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居民。对其中现已年老体弱、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而家庭生活又无依靠的精减退职老职工,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三、所需经费,属于补办百分之四十救济的,由中央财政拨款;属于社会救济的,由地方财政解决。
四、各省、市、自治区民政、财政厅(局)应迅速将精减退职老职工人数,以及需要补办百分之四十救济的人数和所需经费,于四月十日前报来,以便增拨精简退职老职工百分之四十救济的经费。



1982年3月12日

广东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保障殡葬改革的顺利进行,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实行火葬是殡葬改革的方向,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行。我省已建立火葬场的市、县,以及尚未建立火葬场的南海、高要、惠阳、曲江、宝安、高州、遂溪、鹤山和澄海县,均划为推行火葬的地区。上述九个县的火化任务,在各县火葬场未建立前,由其邻近的市(县)火葬
场承担。
第三条 各级民政部门是殡葬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各级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和侨务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殡葬改革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推行火葬地区,市(县)民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五条 严禁用耕地(包括个人承包的耕地和自留地)作墓地,禁止恢复或新建宗族墓地,禁止出租、转让、买卖墓地。违者由当地县(市)民政部门查处。对占用耕地作墓地者,应责令其限期迁出,逾期不迁出的,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对出租、转让、买卖墓地者,应责令其限期
迁出,恢复原来地貌,并没收其非法所得,给予双方各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条 尚未划为推行火葬的地区,土葬应以区、镇、乡或自然村为单位,选择适当的荒山瘠地建立公墓,集中埋葬。今后凡有条件的县,特别是人口较多的城镇,应积极建立火葬场,逐步推行火葬。
第七条 华侨较多的市、县可建立华侨公墓,但须以不占或少占耕地为原则。建立华侨公墓由市、县民政部门会同侨务部门统一规划,共同筹建,并报省民政厅审批。
第八条 华侨亲属要求将其在国外去世的华侨骨灰运送回国安葬于华侨公墓的,应向死者原籍所在地的市、县侨务部门提出申请,由侨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根据华侨本人遣愿或亲属要求,确定其安葬地点。
回国安葬的华侨骨骸和骨灰的入境手续,分别由广州、深圳、珠海、海口市殡葬管理机构办理。
华侨公墓离华侨故里较远、交通不便的,可将华侨骨灰安葬在其故里的适当地点,也可安放在当地骨灰堂(亭)。
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要求回内地安葬的,外籍华人要求来华安葬的,可参照本条规定办理。
第九条 华侨要求修复或迁移祖墓地,应向当地侨务或民政部门申请,由侨务或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华任祖墓应予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挖掘、拆毁。
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确需迁移的华侨祖墓,征地单位在报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应通知华侨及其亲属共同商定迁葬地点和方法。
对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的祖墓修复、迁移和保护,可参照本条规定办理。
第十条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风俗。实行土葬的,应在指定的地点埋葬;愿意实行火葬的,应大力支持。
第十一条 殡葬服务单位(包括华侨公墓,下同)的新建、扩建、维修和设备更新等经费,由市、县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并列入地方基建计划。有条件的也可向社会集资解决。
第十二条 殡葬服务单位要加强管理,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扩大服务项目,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丧户;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副业生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十三条 土葬地区产销棺木和土葬用品的单位和个人,应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核准发给营业执照后,方能经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推行火葬地区出售棺木和土葬用品;火葬地区的华侨公墓所需的棺木和土葬用品,可由华侨公墓经营或由市、县民政部门指定的地点供应。
未经批准擅自经营棺木和土葬用品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销售物品,并处以销售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 国家职工要积极支持殡葬改革。在推行火葬地区去世而不实行火葬的国家职工,所在单位不负责丧葬费,不为其亲属的丧事活动提供方便。国家职工拒不执行本办法,为其亲属丧事搞封建迷信活动,情节严重,影响很坏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五条 严禁利用丧葬进行封建迷信活动;禁止打幡招魂、披麻戴孝游行送葬。对进行封建迷信活动,影响社会治安的巫婆、神棍等迷信职业者,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罚款统一上交当地财政部门按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本实施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1986年2月13日